• ARTICLE
  • STRING
  • CONVERTER
  • ENCRYPT
  • NETWORK
  • MORE
    CHART
    MATH
    COORDINATE
    IMAGE
    FILE
  • ARTICLE
    STRING
    CONVERTER
    ENCRYPT
    NETWORK
    MORE
    CHART
    MATH
    COORDINATE
    IMAGE
    FILE
logo Online Tools
All Chinese English Newest Hottest
5687 search results

Androidify 焕新登场!这款全新应用可让您使用自拍和 AI 构建自己的专属 Android 机器人。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向您介绍了其中的一些组件。从现在开始,您可以使用 Androidify 的网页端,也可以使用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版本。在这款新的 Androidify 应用中,您可以上传自拍照或根据需要编写提示,添加一些配件,然后见证 AI 如何构建属于您独一无二的机器人。体验过后,欢迎回来继续阅读,详细了解我们用于创建此应用的 AI API 和 Android 工具。

28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30

iOS 26 开始强制 UIScene ,你的 Flutter 插件准备好迁移支持了吗?

52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30

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我们能用 AI 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让模型理解图片、生成视频和克隆声音。但与此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AI 生成的内容越来越逼真,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技术便利性,比如社交媒体上,大家可以很轻松地给视频添加特效,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类似即梦这样的软件生成图片或者视频,但是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恶意行为,技术本身是无罪的,但是有的人使用AI去生成逼真的图片,或者视频,如何分辨真假,保证信息安全,成了一个重要的挑战。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蚂蚁集团、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主办,广泛联合学界、机构共同组织发起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比赛结束后,蚂蚁安全与智能实验室发布了一个百万量级的名为 OpenMMSec 的开放式多模态AI安全基准数据集,近期全面开源了。

63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30

这死锁,不打个招呼就来了

47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30

在软件测试领域,如何提升测试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并保障测试质量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人工测试向自动化测试转型的实践,详细阐述基于Jest的自动化测试在人工编写测试case到通过BDD(基于行为驱动开发)生成测试case的完整解决方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成果。

12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30

鹅厂程序员的键盘都长什么样?

43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29

火山引擎推出数据智能体 Data Agent 评测体系

17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29

本文聚焦百度电商风控场景,针对传统机审多模态识别弱、语义模糊难区分、审核体验差等痛点,推进原有机审流程向AI化流程改造,基于业界MultiAgent范式在审核场景落地应用,提出 “多模态大模型 + 规则 + 知识库” 协同的机审 Agent 方案。通过:1. 审核标准体系化、大模型化;2. 多模态大模型在领域典型问题上的抽象技术方案;3. 针对场景化问题精准优化。产出标杆式业务落地效果,为电商风控大模型落地提供可迁移能力强的技术方案。

10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29

过去一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平时所做的那些性能优化是否真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是系统本身可观测性不够,这些只是优化了可观测部分指标,比如某一段的延迟或者吞吐,但并没有真正改善用户实际体验,甚至为此,还引入新的复杂度,使得系统不断熵增。Fred Brooks 在“没有银弹”文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本质是复杂性的管理。复杂性无法被消灭,只能转移或隐藏,而抽象是控制复杂性的主要手段之一。技术发展也是如此,框架和工具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出现大量成熟的开发框架,甚至业务框架,开发借助 Quick Start 工具可以快速搭建站点,甚至不熟悉 TCP/IP,也能借助 Netty 完成高并发服务上线,开发成本似乎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却往往把复杂性转移至系统运行期。若能够深入一线去排查问题,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排查问题的时间,以及最终问题的解决的成本都在变高。

15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29

在 RAG 系统中,即便采用性能卓越的 LLM 并反复打磨 Prompt,问答仍可能出现上下文缺失、事实性错误或拼接不连贯等问题。多数团队会频繁更换检索算法与 Embedding模型,但收益常常有限。真正的瓶颈,往往潜伏在数据入库之前的一个细节——文档分块(chunking)。不当的分块会破坏语义边界,拆散关键线索并与噪声纠缠,使被检索的片段呈现“顺序错乱、信息残缺”的面貌。在这样的输入下,再强大的模型也难以基于支离破碎的知识推理出完整、可靠的答案。某种意义上,分块质量几乎决定了RAG的性能上限——它决定知识是以连贯的上下文呈现,还是退化为无法拼合的碎片。 在实际场景中,最常见的错误是按固定长度生硬切割,忽略文档的结构与语义:定义与信息被切开、表头与数据分离、步骤说明被截断、代码与注释脱节,结果就是召回命中却无法支撑结论,甚至诱发幻觉与错误引用。相反,高质量的分块应尽量贴合自然边界(标题、段落、列表、表格、代码块等),以适度重叠保持上下文连续,并保留必要的来源与章节元数据,确保可追溯与重排可用。当分块尊重文档的叙事与结构时,检索的相关性与答案的事实一致性往往显著提升,远胜于一味更换向量

16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