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CLE
  • STRING
  • CONVERTER
  • ENCRYPT
  • NETWORK
  • MORE
    CHART
    MATH
    COORDINATE
    IMAGE
    FILE
  • ARTICLE
    STRING
    CONVERTER
    ENCRYPT
    NETWORK
    MORE
    CHART
    MATH
    COORDINATE
    IMAGE
    FILE
logo Online Tools
All Chinese English Newest Hottest
5602 search results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导航说30分钟能到,结果真的一分不差?有时候导航告诉你要绕行5分钟的路,其实省下了20分钟的堵车。这些神奇的“预知能力”,就是我们常听到的 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预计到达时间),别看它们只是一个个数字,其实背后藏着一整套复杂又高效的技术体系。

30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7

跟 ChatGPT 对话,比跟真人社交还累!真人好歹能记住你名字吧?想象一下——你昨天刚把沙发位置、爆米花口味、爱看的电影都告诉了 ChatGPT,而它永远是那个热情又健忘的助理,下次再对话还是会问:“哦?是吗?那太好了!请问您对什么类型的电影感兴趣呢?”受够了这种单方面的“社牛”表演?Mem0 来了,专治 AI 失忆症,给你的“金鱼脑”助理装个大容量硬盘,让你们下次见面,能直接跳过多余的问答,从“好久不见”开始。

18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7

业务同学在 OneDBA 平台进行一次正常 DDL 变更完成后(变更内容跟此次问题无关),发现一些 SQL 开始出现慢查,同时变更后的表比变更前的表存储空间膨胀了几乎 100%。经过分析和流程复现完整还原了整个事件,发现了 MySQL 在平衡 B+tree 页分裂方面遇到单行记录太大时的一些缺陷,整理分享。 为了能更好的说明问题背后的机制,会进行一些关键的“MySQL原理”和“当前DDL变更流程”方面的知识铺垫,熟悉的同学可以跳过。

36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7

本文从多个维度对比 Galacean 和 Three.js 两款Web3D 引擎的差异,并介绍拟我形象项目从Three.js 切换到 Galacean 以后带来的提升以及项目迁移的心得,为其他 Three.js 项目升级到 Galacean 提供参考。

22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7

本文探讨了 Claude Code 的 Subagents 功能在复杂 AI 编程场景中的核心价值与落地实践,提出了“专家顾问天团 + 工作流编排”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26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6

当AI编程助手都在比拼谁的索引更智能时,Claude Code选择了每次都实时搜索、不保留任何状态。这个反直觉的设计背后,是对Unix哲学的现代传承,也是对“什么才是好工具”的重新定义。

34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6

Kuikly是腾讯广泛应用的跨端开发框架,基于Kotlin Multiplatform技术构建,为开发者提供了技术栈更统一的跨端开发体验,由腾讯大前端领域 Oteam(公司级)推出。目前已有20+业务深度使用,服务业务的总页面数1000+、日活用户超5亿,满足了这些业务在众多场景下的各类复杂需求(应用场景案例)。Kuikly 作为腾讯端服务联盟(tds.qq.com)的重要成员,将持续推动跨端开发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本次是在苹果发布最新iOS 26 系统的背景下,Kuikly新增全新“液态玻璃”适配,进一步丰富平台特性支持、助力业务体验提升。

32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6

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作为 AI 应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协议,为大语言模型与外部工具、数据源的集成提供了标准化接口。旨在为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工具之间建立标准化的双向通信链路。通过该协议,开发者能够以统一的格式连接多样化的数据源,从而显著降低了智能体(Agent)的开发复杂度,加速了其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 MCP 在安全领域的实践,教你打造一款专属的AI安全助手!(文末扫码加入开发者群)

46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6

虽然之前对于MCP有过一次调研,但是最近上手在做一些MCP的工程实践的过程中,确实发现还是有很多误解。我翻阅了许多技术文章,以及协同沟通的时候发现,往往大家天然的将MCP简单地视为一种“更高级”或“可跨模型”的Function Calling。这种认知偏差,不仅掩盖了MCP作为一套软件工程协议的真正价值,更可能导致在技术选型和系统架构设计上的严重误判。当一个集成了20个OpenAPI工具的MCP应用,其单次请求的Token消耗轻易突破60K,导致成本和延迟飙升时;当生产环境中的模型因为一个微小的Prompt变动而出现大面积的工具调用格式错误时,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MCP的本质?于是提笔,希望将本文作为一篇写给AI工程师的硬核“辟谣”指南,旨在彻底澄清这一混淆。并提出并严谨论证一个核心观点:MCP本质上是一套模型无关的、用于构建可互操作AI应用的工程协议,其核心组件Server/Client与LLM的智能决策并无直接关联。

30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5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高速上对着导航喊“小度小度”,它就神奇地回应道“来了”;在地下车库问“最近的充电桩”,屏幕立刻跳出相关的充电桩指引;甚至对车载语音助手说“有点冷”,空调的温度就会悄悄调高。这些看似“读心术”的交互背后,藏着一个能听懂人话、能感知环境、能精准应答的“数字领航员”。当你说“查找故宫附近的粤菜馆”时,系统不仅要从3亿多条 POI 数据中精准定位,还要理解“附近”是500米还是3公里;当你追问“有包厢吗”,它甚至能调用餐厅实时预订系统。这些看似简单的对话,需要跨越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内容获取、答案生成等多重技术关卡。

52 Technology lddgo Shared on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