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火山引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开放生态下的 OAuth 授权安全挑战,并系统阐述火山引擎为此构建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安全方案。面对由 OAuth 2.0动态客户端注册带来的灵活性与潜在风险,我们设计了从“事前预防”到“事中限制”,再到“事后兜底”的完整安全闭环。该体系通过授权前二次确认、令牌身份与权限隔离、以及 API 级别精细化管控等关键举措,在确保 MCP 生态灵活开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资产与数据安全,构建值得信赖的开发者生态。
对于老年代的对象,大部分人第一印象是因为多次GC没有被回收所以晋升到老年代的。其实不然,本文对于老年代中发现大量不可达对象深入排查了一下,发现部分高QPS场景下临时对象的提前晋升问题和难以回收的现象。
本文深入探讨了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技术的实现细节与优化策略,指出在AI应用开发中,RAG常被视为黑盒导致问题定位困难。文章从文档分块(Chunking)、索引增强(语义增强与反向HyDE)、编码(Embedding)、混合检索(Hybrid Search)到重排序(Re-Ranking)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解析,强调需结合具体场景对各模块进行调优,以提升召回率与精确率的平衡,并倡导从快速使用走向深度优化的实践路径。
得物近年来发展迅猛,平台商品类目覆盖越来越广,商品量级越来越大。而以往得物的上新动作更多依赖于传统方式,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现有的上新诉求。那么如何能实现更加快速的上新、更加高效的上新,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近两年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使得发布和审核逐渐向AI驱动的方式转变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可以探索利用算法能力和大模型能力,结合业务自身规则,构建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规则审核点,以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本文围绕AI审核,介绍机审链路建设思想、规则审核点实现快速接入等核心逻辑。
自2020年Python 2停止维护至今,5年过去了。虽然还有很多项目依旧在使用Python 2,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企业还是社区,都在努力向Python 3迈进。Python 2简洁易读、灵活易上手、支持库丰富,但随着大规模使用,亦逐渐暴露出各种不足。尤其是近些年Python维护者们通过持续补丁对Python 2进行优化和修复,但其底层架构和实现上的问题依然无法完全解决。为什么要升级到Python 3?如何在TencentOS Server 4中进行升级?
计算机领域有众多经典丛书,《软件方法》是其中一本。在软件开发领域工作,深入业务分析,学会系统设计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作者深入拆解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引申,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推荐大家阅读完本文以后,进一步去阅读原作,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相信会有更深的体会。
从一行行难以量化的祖传代码,到一个能在大模型启发下亲手创造并绘制出的函数图像,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赋予技术的美感与底气。解决一个需求的最佳答案,有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能解释万千变化的优雅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