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ve-C在函数hook的方案比较多,但通常只实现了函数切片,也就是对函数的调用前或调用后进行hook,这里介绍一种利用llvm pass进行静态插桩的另外一种思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拿来实现更多有意思的功能。
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 slave crash unsafe常见问题分析》中提到slave的master_info_repository和relay_log_info_repository参数的某些配置可能导致crash unsafe,同时在该文章的末尾提到设置relay_log_recovery = on可以避免slave crash unsafe
我们都知道,程序的运行离不开内存。很多人都有这种直接朴素的想法,内存越大程序的运行速度越快。对于数据库来说,如果数据都能加载到内存中,不需要从磁盘读取,那速度肯定是杠杠的。但是,对于现在的应用来说,几十GB乃至TB级别的数据,都是常见的情况,但内存多是十几GB。所以,内存就是就是珍贵的资源,要精打细算的使用,那么这次我们就探究一下和内存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操作系统方面,从该方面我们讲述内存在这个层面是怎么分布的;二是MySQL方面,从该方面我们了解在运行中MySQL的各个模块的内存申请情况。以及最后,这两方面结合看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本章,我们从操作系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存概念,以及通过一些实验来验证这些概念。
本文主要讨论用户记录存储相关的数据页面(索引页和外部存储页)的物理结构以及组织方式。InnoDB用B+树的方式管理用户记录数据,每个索引对应一个B+树。B+树是通过索引页构建的,用户记录的数据存储在聚簇索引的叶子结点中。如果有变长字段(如text、blob、varchar)的长度过长,则可能会将该字段的全部数据或部分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页(blob页面)。
最近我们发现在Read Committed隔离级别下出现了S类型的Gap锁参与的死锁告警。 本身RC隔离级别上出现Gap锁就很诡异了,更诡异的是两条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SQL发生了死锁。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GTID实践和分析》中介绍了GTID的基本原理,MySQL主要通过Server引擎的binlog文件和Innodb的mysql.gtid_executed表来持久化GTID集合信息。在提交时会将分配给事务的GTID刷到binlog文件中,在事务成功提交后会将GTID加入内存的executed_gtids集合中,并周期性持久化到mysql.gtid_executed表中。在实例恢复时可以从mysql.gtid_executed表+最后一个binlog文件中的GTID信息来恢复executed_gtids集合,从而保证GTID的完整性。
弹性伸缩是云计算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一项核心技术红利,但是 IT 的世界中,没有一个系统功能可以不假思索的应用到所有的场景中。这篇文章,我们将应用企业级分布式应用服务-EDAS 的客户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在弹性场景下遇到的点滴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总结为五个条件和六个教训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