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面对公司数据报表平台遇到的查询性能挑战,数据平台组围绕数据缓存、物化视图、查询策略、SQL质量等方向所做的一系列治理工作,以提升平台的查询效率和稳定性。通过这些工作,平台的查询响应时间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8秒降低至4秒,响应时间90线由原先的约18秒降低至约8秒,总体性能指标提升幅度达50%以上。本文在各个小节中对各治理策略的关键原理和思路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美团到店研发平台质量工程部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周扬帆教授团队展开了大前端智能化测试领域的科研合作,从UI界面内容一致性校验入手,并实现了一套自动化智能检测流程,相关论文被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ICSE 2024(CCF-A类会议)的Software In Practice Track(软件工程实践应用)收录。
本文围绕阿里云CSI(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镜像构建的实际案例,探讨了一系列优化容器镜像的最佳实践。
互联网服务的可用性问题是困扰企业 IT 人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防于未然,体现不出价值。已然发生,又面临 P0 危机。就更别提稳定性建设背后显性的 IT 预算问题与隐性的人员成本问题。 虽有一套万事不决加机器的法门,却仍有丝丝顾虑存在,这机器保不保真?顶不顶?贵不贵?
在软件开发领域,代码仓库的管理方式对项目的效率和协作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项目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开发挑战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单一代码库(Monolith)在应对多项目、多库和多服务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Monorepo(微服务大仓)和Multirepo(微服务多仓)的概念应运而生。 你怎么看待大小仓之争?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聊聊“为什么要用大仓,monorepo比multirepo好在哪里?”
短视频在过去数年内成为主流的内容创作和信息分发渠道之一, 字节跳动提供独特的视频播放体验,吸引了全球数十亿用户, 一项重要的贡献因素是其先进的个性化视频技术。过去五年间,团队完整开创了这一崭新的技术领域以优化用户体验, 在此我们首次向业界披露个性化视频技术区别于传统音视频技术的主要概念和部分方法, 希望对整个行业有所启发。本文系“个性化播放技术”的中文精简版,欲了解更详细内容可参考原论文。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0.17073(复制到浏览器打开,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跳转)
随着移动端(手机/平板等)算力、内存、磁盘空间的不断增长,在移动端部署大模型逐渐成为可能。在端侧运行大模型,可以有一系列好处:去除网络延迟,加快响应速度;降低算力成本,便于大规模应用;不需数据上传,保护用户稳私。
得物App中嵌入了大量的前端Web页面用以承接各种灵活多变的业务场景和玩法,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Web应用的用户体验是很难与原生应用相比的。然而,随着搭建器功能的不断完善,支持的业务场景和组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团队和部门优选使用搭建器搭建会场页面投放于得物App当中,这对搭建器的整体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开始接触搭建器后,看到了很多搭建器项目为了用户体验优化所做的一些努力与优秀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各自的应用场景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抽时间以前端开发人员的视角梳理了现有的一些优秀方案,一则作为知识沉淀留档,方便之后查阅,二则也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