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络的波动,拥塞控制对于保证实时通信(RTC)用户的体验质量(QoE)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组件调整媒体数据的发送速率,从而决定了视频编码的码率。然而,现有的控制方案要么只关注网络数值指标,要么不能适应各种网络环境。因而,我们在本文针对 RTC 提出了基于感知的拥塞控制(PACC: Perception-Aware Congestion Control)。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我们开发了一个质量评估模型来预测视频质量。借助于用户感知的变化趋势分析,PACC 将朝着更好的 QoE 方向去调整码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 PACC 的有效性,它在传输层和应用层的 QoE 指标方面分别比现有的方案高出 8.2% 至 32.4% 和 6.8% 至 18.0%。 本项工作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媒体计算联合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App性能,最近针对如何提高应用对CPU的资源使用、以及在多线程环境下如何提高关键线程的执行优先级做了技术调研。本文是对技术调研过程的阶段性总结,将分别介绍普通应用如何调控App频率、如何将指定线程绑定到特定CPU、如何通过提升线程优先级获得更多CPU时间片。
近日,在国际数据库领域顶级会议ACM SIGMOD23上,阿里云数据库与浙江大学合作的一篇论文《Detecting Logic Bugs of Join Optimizations in DBMS》获得最佳论文。
每个程序员都会讨厌两件事情,阅读没有注释的代码,给代码写注释。那么如何一次解决两大难题,不用写注释,也不会被他人吐槽没有注释呢?
随着上云项目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应用需要部署到 aws 上,其中有很多应用都依赖延迟队列的功能。而在 aws 上,我们选择以 Kafka 作为消息队列,但是 Kafka 本身不支持延迟队列,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基于 Kafka 来实现延迟队列。
ChatGPT 是一种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助其卓越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快速检索代码信息,使程序员们能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和优化。然而,由于它的知识库仅覆盖至 2021 年 9 月前的信息,一些新的技术文档无法被查询到,例如我们公司前端经常使用的开源框架 TDesign。本文讲解了本人为了解决这一痛点的实验过程,即通过应用 embedding 技术并结合 AST 解释器,实现了对 TDesign 代码知识库的自然语言查询。在 30 个常见用例的测试下,查询精度达到了 90%。常用组件的检索时间从平均 10 分钟缩短至 2 分钟,从而提升了前端研发效率 20%。
微信作为月活过10亿的国民级应用,其安全能力备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足够的特征数据,安全策略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微信安全数据仓库作为安全业务的特征数据存储中心,每天服务了万亿级的特征数据读写请求,为整个微信安全策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是微信安全的一块基石。事实上,微信安全数据仓库不仅仅是一个存储中心,更是一个特征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的中心。本文将介绍安全数据仓库的起源、演进、当前的架构设计和数据质量保证系统的实现,请往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