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门在推技术分享的沉淀,每个小组平常也会有自己的技术分享。技术同学往往最擅长的是写代码,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做技术分享的时候,容易陷入仅仅把自己做的事情罗列出来的误区,难以收获好的分享效果。 本文基于自己之前做技术分享的经验,同时结合了组内同学的建议,梳理了一些写技术分享文章的要点,目的是为了帮助技术同学更好的编写技术分享文档。
在刚刚结束的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峰会上,阿里云宣布与全球流行的开源分析型数据库 ClickHouse 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 ClickHouse 在中国独家的云服务提供商,并提供具备独有企业能力的 ClickHouse 版本。借此机会,王一鹏有幸独家专访了 ClickHouse 创始人兼 CTO Alexey Milovidov、阿里云数据库事业部 OLAP 产品部负责人林亮,围绕 ClickHouse 演进迭代的历程、双方此次合作的契机、当前数据库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 OLAP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谈。
作者是一个从一线技术人摸爬滚打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技术管理者,也算是慢慢积累了一些做事和管理的经验心得,三年的管理者快照能侧面佐证作者通过学习和实践从管理小白到逐渐摸到了一些管理门道的自我修炼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Mor (发音为 /mɔːr/,类似 more) 是饿了么开发的一款基于小程序 DSL 的,可扩展的多端研发框架。 使用 MorJS,我们只需书写一套(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就可以通过 MorJS 的转端编译能力,将源码分别编译出可以发布在不同端(微信/支付宝/百度/字节/钉钉/快手/QQ/淘宝/H5)的产物。MorJS 还支持小程序、小程序插件、小程序分包之间的形态转换,同时也配备了从源码到构建产物全阶段的插件体系,满足各类功能扩展,提升开发体验和开发效率。
淘苏(花名)目前是大淘宝技术的一名开发工程师。从国企跳槽来到互联网,【职业规划】是他被问得最多,也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回忆国企的三到五年时间,他完成了最初始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里,他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专家,想更深入的培养自己技术攻坚能力,想去更高的平台学习大型项目的功能拆分实践,塑造自身的技术品牌,于是,他来到了大淘宝技术。
大型系统的本质问题是复杂性问题。互联网软件,是典型的大型系统,如下图所示,数百个甚至更多的微服务相互调用/依赖,组成一个组件数量大、行为复杂、时刻在变动(发布、配置变更)当中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而且,软件工程师们常常自嘲,“when things work, nobody knows why”。 本文将重点围绕软件复杂度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软件复杂度成因和度量方式有所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谈谈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如何尽力避免软件复杂性问题。
随着作者工作年限的增长,因为经历的多、思考的多和总结的多,慢慢积累了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观点,希望对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随着微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系列事实标准,在 Kubernetes 和容器技术加持下,云原生微服务已经成为了主流解决方案。而 Go 语言作为云原生领域最受欢迎的开发语言,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微服务开发的首选语言,其中比较流行的包括 Go-micro、Go-zero、Dubbo-go 等。作为 Dubbo 微服务体系中多语言实现的一员,在 2022 年 Dubbo-go 以微服务领跑者的角色积极拥抱云原生标准,探索了 Proxyless Mesh 形态,配合适配 Pixiu 云原生网关,形成了完善的 Dubbo-go 微服务生态矩阵。 以 Dubbo-go 为中心的微服务体系在多个知名企业中成功落地和实践,框架的稳定性在实际场景下经受住了考验。截止今年已有 60+ 家企业在我们的用户列表中登记,其中较为典型案例请参考文章《小米电商 Apache Dubbo-go 微服务实践》。小米电商选用了 Dubbo-go + Nacos + sidecar + etcd + mirpc 为核心的微服务体系,除了看中了 Dubbo-go 的互联互通和服务治理能力
当周末躺在被窝里,点外卖时;双 11 的零点,疯狂提交订单时;假期和基友激情开黑,五杀超神…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互联网世界里,这些应用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每一次点击行为在 IT 世界里会流经哪些节点,调用哪些服务,带来哪些变化?这一切庞杂且精密,超出了人力探索的边界,而分布式链路追踪就是追溯请求在 IT 系统间流转路径与状态的一门技术。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分布式链路追踪的来了解这个 IT 世界! 说到分布式链路追踪,就绕不开分布式系统与微服务的兴起。早期 IT 系统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程序都运行在同一个节点,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依赖。但随着硬件技术突飞猛进,硬件成本大幅下降,软件复杂度却越来越高。单一系统性能无法满足复杂的数据计算任务,而软件逻辑的复杂性也导致维护成本大幅上升。另外,单节点的可靠性也难以保障,不可避免的会偶尔出现宕机等行为,影响软件的可用性。“性能、可维护性和可用性”这三大因素促使了分布式系统与微服务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