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河操作系统(BlueOS)是vivo 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自主研发的智慧操作系统,它从内核到系统框架全栈使用Rust 语言编写,具有天生更智慧、天生更流畅、天生更安全的特性。从2023 年正式发布并率先搭载于智能手表,到2024 年实现全栈Rust 自研,再到今年7 月正式开源内核,蓝河操作系统已经在Rust的技术路线上深耕多年,在技术探索、产品落地与开源实践层面,都已走在行业前沿。在 Rust 十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vivo蓝河操作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和研发专家,通过访谈的方式,一起交流了蓝河操作系统与 Rust 的故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完成了一项壮举:将近万核的 Java 服务成功迁移到 Rust,并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性能提升。我们的实践经验已在《RUST练习生如何在生产环境构建万亿流量》一文中与大家分享。然而,在这次大规模迁移中,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服务在迁移后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有那么一小部分服务,性能提升却不尽如人意,仅仅在 10% 左右徘徊。这让我们感到疑惑。明明已经用上了性能“王者”Rust,为什么还会遇到瓶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决定深入剖析这些“低提升”服务。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我们是如何利用 Profiling 工具,找到并解决写入过程中的性能瓶颈,最终实现更高性能飞跃的!在性能优化领域,盲目猜测是最大的禁忌。你需要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在 Rust 生态中,虽然不像 Java 社区那样拥有 VisualVM 或 JProfiler 这类功能强大的成熟工具,但我们依然可以搭建一套高效的性能分析体系。为了在生产环境中实现高效的性能监控,我们引入了 Jemalloc 内存分配器和 pprof CPU 分析器。这套方案不仅支持定时自动生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