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浏览器输入 qq.com 按下回车键,到页面呈现在你面前,整个过程发生了什么?我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从最前面的浏览器到最后的 db 都梳理的一遍,触发了一次技术顿悟,将很多散落的知识点贯通起来了。
十大看点: 1.中国人的精神障碍患病率,30年翻了十几倍? 2.西方国家迈入 “高焦虑时代”时代的启示? 3.为什么追求人类“性价比”,是在把人物化? 4.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糟糕的教育观念; 5.亲子关系不好,就算上清北一样退学? 6.手机战争的核心,在于有且只有电子产品; 7.把手机放下,孩子还能做些什么? 8.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为什么还会有焦虑? 9.孩子每天开心三小时,真能治好抑郁? 10.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创造力从哪来?
在做程序设计的时候,开发同学往往都有类似的困惑:分不清楚业务用例图、系统用例图都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也不确定自己画的图对不对,会不会被评审挑战。 本文作者从业务建模角度切入,详细拆解了业务用例图和系统用例图的分析与画法,相信能够帮助你在之后的设计中画图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后台开发作为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掌上明珠,一直都是开发者们追逐的高峰。本文将从后台开发所涉及到的技术术语出发,基于系统开发、架构设计、网络通信等几个方面让大家对后台开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讲解全面易懂。
十大看点: 具身智能会昙花一现吗? AIGC下“具身智能”有哪些特别之处? 机器人为什么也要有“大脑、小脑”? 智能机器人会在哪些领域代替人类? 家庭端场景,为什么会比工厂更难? ToB和ToC,哪个更容易商业化? 人类该怎样教机器人去做事? 具身智能下一步突破的核心瓶颈是什么? 机器人会是年轻人结婚的“新三大件”之一吗? 中国具身智能进入世界前列的关键是什么?
《人月神话》里说,软件开发没有银弹。于是程序员们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就造出了不同的轮子。 《大教堂与集市》里说,好的软件作品,往往源自于开发者的个人需要。 本期小绿书,我们给大家推荐了由微信团队开源的 9 个好用工具,涵盖了终端基础组件、移动数据库、轻量 RPC 框架、C/C++ 协程库等方面。希望能帮到你,如需参与社区共建可到 issue 区反馈~
OpenAI的人事动荡继续,这次是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宣布长期休假——他被公认为Sam Altaman的铁杆,曾在Sam被赶出董事会的时候和他同进退。Greg Brockman自己对外宣称是长假之后会返回公司,不过,很多科技公司的高管,都会在离职前休一个长假,他的举动很难不让人有其它猜测。 此外,还有两位核心高管被曝离职,一位是联合创始人之一Johnson Schulman,他在离职前短暂担任安全团队负责人,这个团队之前由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和研究员Jan Leike共同负责。 同时,Johnson还领导了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的Post-Training(后训练)过程,可以说是技术构建中一个很关键的人物。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离职之后,和Jan Leike一样,直接入职了OpenAI的最强竞争对手Anthropic。
1 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 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人月神话 3 Probability and Computing 4 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大教堂与集市 5 Staff Engineer 6 Designing Data Intensive Applications 7 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 谷歌软件工程 8 Economics Rules 经济学规则 9 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