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TencentOS 内核团队今年4月在 Linux 社区提交的2个 commit,在社区正式重视 Page Cache 问题前的几个月前,默默完成了 Bug 的修复并优化了性能。TencentOS 内核团队的 Patch 被公认为最佳修复, Linus Torvalds 更评价其"不明觉赞,祝顺利" 。本文将由浅入深解析底层原理,厘清问题来龙去脉。
作为程序员,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往往会经历多次项目重构。许多业内专家在项目升级方面提出了各种方法论和原则,层出不穷。本文将以新闻插件接入层的重构过程为例,探讨实践中的重构范围和时机选择。 新闻插件接入层的重构项目严格来讲是个“重写”过程,整个项目历时9个月,改动范围涉及到插件接入层的23个接口,范围广泛,时间跨度长。之前的服务如果维护的好的话,其实本可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分批次进行小范围的重构和优化,不需要花这么大的成本进行“重写”。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一过程一直未能启动,使得历史包袱越来越重,再进行小步快跑的话,临时工作量会增加到无法承受的范围。最终,我们在2023年初决定进行对整体服务直接进行“重写”升级。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重写”的过程和带来的收益,并探讨在后续维护中在什么时机进行真正的“重构”。
面对十几万用户 SaaS 服务迁移的巨大挑战,如何在单台服务器上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部署运行? 本文详细探讨了这一挑战背后的技术实践过程,包括技术架构的演进、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以及最终实现的架构维度和资源维度的显著收益。通过这一创新实践,微服务数量从30+锐减至个位数,资源占用大幅下降,仅需 8C16G 即可轻松应对,为企业在成本、效率及灵活性上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代码评审作为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大型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质量高的评审,对于提升质量和塑造团队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质量低下的评审,则可能沦落为形式主义,甚至让团队内部滋生矛盾和不满——评委你做个人? 本文总结了我作为评审的参与者,在命名、指引性注释和沟通方式三个方面的一些思考,或许这几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才是影响代码评审质量的关键之处。愿你的代码评审,不被人喷“做个人”。
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然而,对于许多开发人员来说,从开源网站下载、配置并成功运行这些复杂的大模型到本地环境,无疑是一项耗时且技术要求高的任务。这不仅涉及到对模型的深入理解,还包括对硬件资源的合理分配、环境配置的精确调整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兼容性问题。 为了简化这一过程,让大模型的部署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这些专为本地部署大模型而设计的协助工具应运而生。 这6款被问爆了的可以在本地运行大模型的工具,最后一个千万不能错过!
传统的蒙皮过程在动画制作中往往是极为耗时且繁琐的环节,游戏角色及衣物复杂且多样,动画师们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手动调整模型骨骼与皮肤之间的关联,以确保在角色运动时,皮肤能够自然、逼真地跟随骨骼变形。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动画师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耐心。 然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动画师,在面对复杂的角色模型和众多的动画帧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细节上的瑕疵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